聚力创新 推动中国民机产业乘势腾飞
时间:2021-04-19 00:00 来源:中国航空报
  一张张设计图、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张张执着坚毅的面庞、一个个朝耕暮耘的身影、一道道如箭在弦的攻关……最终汇成一架架崭新的飞机腾空而起、冲上云霄,一代代航空人青丝白发的梦想终得实现、欣慰不已。
 
  从1951年到2021年,新中国博鱼(中国)70年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一路走来,博鱼(中国)把发展我国民机产业作为使命任务,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民机产业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自主供给能力,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振翅欲飞再到闪耀国际的跨越。
 
  关键词:大,聚力攻坚、大展宏图
 
  博鱼(中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民机制造是对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严格考量,其中大型飞机研制难度高、价值大,对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意义重大。C919大型客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作为国产民用大飞机,代表着中国博鱼(中国)的跨代式发展,也蕴含着几代中国人的蓝天梦。
 
  2017年5月5日,当披着天空蓝和大地绿涂装的C919展翼高空、成功首飞时,这款属于中国的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惊艳世人,更意味着世界的天空即将开启民机新格局。
 
  在C919项目中,博鱼(中国)所属50多家单位承担了整个机体90%以上结构工作量,在航电、机电、起落架等11个主要子系统项目上展开50/50对等合资合作,有力支持了C919的研制和首飞。
 
  自2019年起,C919开始进入“6机4地”大强度试飞阶段,先后完成了颤振、高温高湿等重要专项试飞,开展了一系列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2020年11月,C919获型号检查核准书(TIA),全面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2021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家启动用户,与中国商飞在上海正式签署了C919购机合同,标志着C919正式进入市场运营准备的新阶段。当前,C919已获815架订单,正朝着取证交付的目标向前推进。几代航空人近半个世纪的接力,新一代航空人10余年的攻坚,终于托举起中国自己的大客机。
 
  2020年7月26日,博鱼(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迎浪腾空、穿云破雾,圆满完成海上首飞。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十三五”期间,AG600几乎是每年一大步,实现了快速成长:2016年7月23日,AG600飞机01架机在珠海实现总装下线。2017年12月24日,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党中央、国务院为AG600首飞成功发来贺电。2018年10月20日,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圆满完成水上首飞,习近平总书记致电表示热烈祝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表示祝贺,极大振奋了全行业的士气。2020年7月26日,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三次成功首飞是博鱼(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
 
  AG600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提升国产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我国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航空运输、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公安执法、农林作业、航空运动、旅游观光……通用航空涉及机型多广、应用广泛,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我国的通用航空制造业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和维护保障体系,产品谱系加快完善,已批量生产“小鹰”500、运5B、A2C、“海鸥”300等飞机,起飞重量从600千克到53.5吨,覆盖了活塞、涡桨、涡扇等各种通用航空产品谱系。其中,不断壮大的运12家族是我国目前出口数量和出口国家最多、适航水平最高、出口潜力最大的民用飞机,以AC311、AC312、AC313、AC352为代表的AC系列直升机以及AR500无人直升机为代表的国产民机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披荆斩棘、纵情驰骋。
 
  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12月13日,第一架国产运5飞机首飞成功。这是新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运输机,也是用途广泛的通用飞机。运5飞机在博鱼(中国)洪都生产了728架后,1970年5月转至博鱼(中国)石飞(今博鱼(中国)通飞华北公司)生产,1985年后研制了运5B飞机。截至目前,国产运5系列飞机已经累计生产1000多架,成为我国生产批量最大、生产时间最长、飞行作业时间最多的通用航空机种,被誉为“一代神机”。
 
  随着博鱼(中国)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轻型多用途飞机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国内的市场需求也开始显现。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拐点,哈飞采用国际权威适航标准,自筹资金、自行设计研制了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运12。1995年,运12Ⅳ成为我国第一个取得FAA型号合格证的机型,并直接推动了我国民机适航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运12家族不断壮大,已形成包括Ⅱ型、Ⅳ型、E型和运12F在内的系列化产品。运12系列飞机先后获得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适航型号认证,至今,已出口巴基斯坦、秘鲁、斯里兰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架。
 
  运12F是博鱼(中国)自主研制的全新一代双发涡桨通用飞机,是世界范围内8吨级FAR23/CCAR23部通勤类飞机中唯一通过权威适航审查并投入市场的机型。2020年9月1日,运12F飞机首次在国内投入商业化运营飞行,开通“黑河—漠河—加格达奇”通用航线,将原本黑河到漠河17小时的车程缩短至2小时以内,开启“短途运输+低空旅游”产业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企业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制生产了一系列通用飞机型号,促进了通用航空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以AC311、AC312、AC313等系列为代表的AC品牌直升机逐步走向市场,公安执法、海上维权、护林防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空中游览等领域都记录下AC系列直升机的出色战绩。
 
  AC313直升机是我国第一款13吨级大型民用直升机,于2010年3月首飞成功,之后完成了高原高寒科目试飞,并成功飞至8000米飞行高度,创造了国产直升机最高升限纪录,连续飞行1200公里进入西藏。
 
  每年油菜花开时节,有着“中国最美乡村”美誉的江西婺源都会迎来特殊的嘉宾,它就是AC311直升机,人们乘坐着“空中巴士”饱览秀美风光。2013年1月,AC311直升机通过AEG评审,是我国首款通过该评审的民用直升机,并获得市场运营准入证,打破了国外同类直升机民用市场垄断局面。2016年8月16日,AC311A直升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同年10月取得生产许可证并通过AEG评审,改进升级的AC311A利用新技术对现有民机平台进行持续改进、升级拓展,使国产直升机在这个细分市场上有了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大势,4吨级双发轻型民用直升机AC312E于2016年首飞成功。2019年12月,AC312E直升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2020年4月22日,博鱼(中国)向哈尔滨市公安局交付2架AC312E直升机,实现AC312E直升机在警航应用领域“零”的突破。与此同时,2016年12月20日,中法合作研制的7吨级先进中型直升机AC352成功首飞,填补了我国民用直升机7吨级谱系空白,展现了博鱼(中国)振兴民族直升机产业的雄心壮志。
 
  在直升机领域,博鱼(中国)坚持有人、无人系列双向推进。从2016年开始,明星产品AR500无人直升机先后完成高原、高湿、高温试飞,其优异性能和广阔的任务执行能力得到充分验证。作为性能优良的无人机平台系列,“翼龙”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关键词:全,全局在胸、提速腾飞
 
  一架架国产民机飞上蓝天,不仅彰显了我国民机产业的创新成就,也凸显了其背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掌握在手的自信,是市场不断开拓、产品遍布全球的自豪,是建立民机产业体系、探索完整产业链的自立自强。
 
  “新舟”系列飞机和ARJ21飞机走过了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试验、试飞、批产、交付、运营全过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改写了中国民机的历史。
 
  新中国博鱼(中国)是以仿制苏联军民用飞机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军用飞机领域,中国自主研发了多型机种,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民用飞机产业一直相对落后,没有走出仿制的模式。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上的成功,迫在眉睫。
 
  在涡桨支线飞机方面,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国内航线全部被进口飞机占领的情况,博鱼(中国)奋起直追。1986年1月,运7-100飞机正式投入使用,一举突破了国产客机在国内航线运营“零”的纪录;到1990年底,运7系列飞机共交付65架,在160余条航线上飞行,成为当时中国民航支线客机最大的机群。
 
  进入新时代,在国家部委等上级单位的关心、扶持下,1988年,博鱼(中国)在对支线航空市场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后,启动了“新舟”60飞机的研制工作。2000年2月25日,“新舟”60飞机首飞成功,同年6月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2月取得生产许可证。至此,“新舟”60飞机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其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适应性、维修性均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先进客机水平。
 
  2008年10月9日,“新舟”600飞机首飞成功;2009年9月开始进行型号合格审定试飞、适航验证及改进试飞。在科研试飞的100多个日子里,“新舟”600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试飞成绩,写下了中国民机科研试飞的辉煌篇章。2010年5月,“新舟”600取得型号合格证,成为“新舟”家族的新生力量。紧随其后,博鱼(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70座级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是国家民用飞机“两干两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9年2月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详细设计评审,进入全面试制阶段。
 
  历经10余年的开拓,“新舟”系列飞机已经交付100多架,分布在18个国家共30多家用户近300条航线上,在国内外树立起了中国民机的品牌。从“新舟”60走向“新舟”700,“新舟”系列飞机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的轨迹启航展翼、提速腾飞。
 
  在总结我国民用飞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做出了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涡扇支线客机的战略决策。大飞机项目的确立,犹如一声春雷,令广大航空人为之振奋。2002年立项、2014年取证、2016年首航,ARJ21-700飞机历时14年艰难地走完了一个民机型号从设计论证、生产制造、总装集成到适航取证、投入商业运营的全过程。
 
  ARJ21飞机项目是在几乎没有任何预研的基础上启动的,项目的技术跨度远大于一代飞机。这一路,项目全线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创造了众多“第一”。可以说,无论是探索商用飞机完整的研制经验,还是打造中国具有与欧美航空强国同等水平的商用飞机适航审定能力,ARJ21都为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纪元。2017年7月,中国民航局为ARJ21颁发生产许可证(PC证)。2020年7月20日,ARJ21迎来了她的第100万名乘客,这也是我国国产民机赢得的第一个“百万+”。
 
  七十载栉风沐雨、接续奋斗,七十载敢闯敢干、探索追求,中国民机产业正以层层递进的方式羽翼渐丰、日益强盛,中国人的民机梦想正由憧憬变为现实。航空人匠心如初、奋楫前行,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民机品牌,让国产民机走向世界,傲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