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邢京龙:完善新能源行业政策以激励和法规标准驱动绿色未来
时间:2021-03-09 00:00 来源:中国航空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绿色发展,再一次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色调”。

  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从标志性的“十城千辆”工程算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走过了10年。在过去10年中,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乘用车销量占全球的一半,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卡车的销量占到全球的90%以上。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正在迈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时代,急需更加全面、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战略作为支撑。

  因此,在今年两会期间,来自中航锂电的全国人大代表邢京龙带来了一份《完善新能源行业政策:激励与法规标准相结合,驱动绿色未来》的建议。他表示,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较,我国在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市场结构和充电设施基础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被欧洲赶超。欧洲相关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年均市场份额3%迅速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8%左右,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攀升。其中,德国2020年10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7.5%。

  在邢京龙看来,相同时期、相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下降40%多,而欧洲市场份额增长近60%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二字。他告诉记者,为了达到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避免上亿欧元的不达标罚款,欧洲的汽车生产企业于2019年下半年向市场推出了30多种电动汽车新车型。

  正是一系列严格的碳排放法规以及6个欧洲国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电动汽车财政激励措施,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反观我国,2019年,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激励措施减少,车辆燃油能效标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也并未能够大力驱动市场发展,且缺少有力的执法和处罚。

  此外,在市场结构方面,中国早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政府车队和公共领域中的应用。因此,电动公交车和在共享车队中广泛使用的微型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最成功的细分市场。而在商用车领域,尽管商用车是中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污染源,还是交通领域的燃油消耗大户,但中国商用卡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仍处于萌芽状态,且针对商用车电动化的政策工具也远远少于乘用车。

  邢京龙建议,首先要从宏观层面树立全面电动化的新愿景以及长期战略,助力实现国家产业发展、空气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特别是在现有新能源汽车战略基础上,我们急需为重型商用车和非道路机械领域规划出清晰的中长期电动化发展战略。”其次,要迅速向法规与市场并行互补的新政策组合模式转型,包括加强新能源汽车法规标准,制定和完善切实推动未来技术进步的车辆能效、排放和温室气体管控标准法规,同时还应加强财税政策创新,引导主流汽车消费市场,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环境收益衔接更紧密。

  以点及面,邢京龙提出,可以在各级城市中选择一些领先城市,为它们设定比其他省市更为激进的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时间表,让这些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在车辆注册、税费、路权等方面被赋予一些特殊权限,并配套适当的财政支持,从而助力这些城市分阶段实现包括市政车队、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市内和城际货运车队在内的全面电动化。

  如今,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被主流市场认可,成为越来越多人购车的“第一选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一大批续航里程超过600千米的车型推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已经转变为“补能焦虑”。邢京龙表示,应该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需求进行大力支持,解决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难和公共充电设施的推广、管理、保障等问题,以此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优于燃油汽车加油的使用体验。

  “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已经为绿色未来装好驱动,静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