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的逐梦路——记博鱼(中国)成都所劳模田俊丰
时间:2018-05-15 00:00 来源:中国航空报

  田俊丰的老家在湖北当阳,家的隔壁就是博鱼(中国)特飞所。小时候,好奇的他每天坐在大坝上看水上飞机在水库里跑来跑去,觉得很有意思,航空的种子就这样在田俊丰小小的心里生了根。

  高中住校,同宿舍的一帮兄弟都是“军事迷”,在大家的影响下,田俊丰考入了西工大力学专业,毕业后如愿以偿地成为博鱼(中国)成都所动力专业的一员。

  做试验“严谨第一”

  作为动力专业十多年来新进的第一个大学生,初来乍到的田俊丰得到了全组同事的热情欢迎。“大家都手把手地教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入职期里常有的迷茫和彷徨完全淹没在融洽的工作氛围里,越发加深了田俊丰对航空的热爱:“就没想过走,一来就扎根了。”

  工作不久经历的一次试验件安装让田俊丰记忆犹新。安装试验件需要用吊车将试验件吊起来,为避免部件掉落,按照要求必须使用保护绳挂好。“当时比较赶时间(没用保护绳),想着就那么一会儿。”刚准备吊运,田俊丰的举动立刻被组里负责带他的老师发现了。“马上停下!不能这么干!”这是田俊丰入职以来第一次受到严厉批评。指导老师非常严肃地告诉他:“过试验、欠试验都是不科学的,发现问题再补试验代价是巨大的。所以每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

  从那天起,田俊丰开始真正认识到“严谨”一词对于试验工作的分量,也明白了组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何而来。在前辈们言行合一的感染与带动下,“严谨”成为他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标准。

  带团队“向我看齐”

  2010年,研究所机构改革,相关专业组整合成热强度与环境试验室,田俊丰担任副主任。2014年,田俊丰担任强度部热/环境试验室主任,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承担试验工作,意味着可能面对各种突发事项,无论早晚、无论工作休息,有紧急的事需要马上赶往现场。“田主任很多事儿都亲力亲为,尤其遇到周末,有突发任务往往他自个儿就顶上了。”热/环境试验室副主任王明海觉得田俊丰很有担当。

  “主任嘛,任何工作都得带好头,不能躲、不能推,大家都看着呢。”听到对自己的肯定,田俊丰觉得做的都是分内事儿,他直言对团队的要求就是“向我看齐”,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松,“带头人是什么状态,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团队的状态。”

  身体力行的表率,让协同补位的氛围在试验室蔚然成风,团队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增强。如今的这支老中青结合的团队,让田俊丰感觉“很给力”,几乎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在2017年强度部开展的团队文化竞赛中,热/环境试验室在团队文化、管理、业绩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一举夺得第一名。

  当好“试验工程师”

  2017年,CNAS(国家实验室)和DILAC(国防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的取得,代表着成都所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室真正具备了国家资质,其能力得到了国家认可。

  这项耗时两年多的工作从筹备启动至今,田俊丰和实验室的战友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严格按照认可的规范和要求,编制了满足认可准则要求的质量体系、数十份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同时,以质量为主线,从25个类别逐条对标、改进、检验、完善。这份来之不易的“高含金量”证书让田俊丰很有成就感。“以前有些重要试验只能拿到有资质的别的单位的实验室去做,现在都可以咱们自己做了。”如今,研究所每年几十项自研产品的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就在实验室进行。

  2017年,田俊丰还主持并完成了某环境试验,按所内流程完整地走了一遍试验流程。这不过是2017年试验室承担的数十项试验任务中非常平常的一项,但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从头到尾全过程参与技术项目,实属不易。

  从接到试验任务书到制定试验方案、编写试验大纲和程序、组织开展试验、处理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纷繁的管理事务中,田俊丰始终坚持着以“向我看齐”的标准和对技术的热爱,一步步走了下来,“很费时间、很耗精力,但很值得。”

  “做试验工作,除了要懂得试验操作,更要多开展理论性的研究和思考。”田俊丰始终记得当年指导他的老师们说过的话,并身体力行,当好“试验工程师”。

  (彭文晶)